各位在市面上常常看見的鈦製品

有許多呈現出多彩的顏色,究竟是怎麼來的呢?

鈦金屬的顏色是怎麼來的呢?

鈦金屬的發色方式,有以下幾種:

  • 大氣氧化 (燒色)

屬於成本較低的一種發色方式,
是指在氧化環境中,直接加熱鈦金屬,而當鈦的表面生成氧化膜,
透過氧化膜與鈦金屬反射的內部反射光,所發生的干涉作用而顯色。
這會隨著加熱時間、氧化膜厚度的不同,顏色也會有所不同。

  • 陽極氧化

鈦發色的主要方式,就是經過陽極處理
是將加工處理過後的鈦金屬,放置電解液當中,接著施以一定的電壓,
而鈦金屬的表面會被→電解氧化→生成鈦的氧化膜

這個方法,可以藉由控制電壓,調整鈦氧化膜厚度,來達到想要的表面顏色。
由於鈦和氧的親和性相當高,而不同的氧化膜厚度,經過光線的折射,就會產生不同的顏色變化。

事實上,鈦的發色製程中,所產生的鈦氧化膜並沒有顏色,而氧化膜也不是電鍍上的表面,
是本身鈦材料氧化而成,因此也比較不會有剝落的問題產生。

鈦金屬的氧化膜強度也較高,化學穩定性佳,相對來說發色的色彩也較為鮮艷、均勻。

  • 表面氮化

利用鈦作為靶材,利用離子撞擊而被釋放,沉積於基材上,
此方式會呈現出金黃色的顏色,主要是為了增加硬度,
像是刀具或手工具等等。

鍍鈦?

而在市面上常常聽到的「鍍鈦」
其實就是在金屬表面上「鍍」上一層「鈦」
如常常聽到的不鏽鋼鍍鈦等等即是,可能經由一個簡單的折彎加工,
便會使金屬表面的鍍膜破裂,進而腐蝕。

所以相較於使用鈦金屬作為基材,所有鈦金屬的特性、
以及耐腐蝕的性能,鍍鈦製品還是有一定的差距。
不過價格方面,可能就會低非常多了!

顏色的變化性?

以下為陽極處理,鈦氧化層的厚度與顏色的變化
提供各位參考:

會不會產生有害物質?對使用上會有影響嗎?

如上述所講,發色主要是經由鈦氧化所生成的氧化膜,
而鈦金屬,即是無毒無味,因此在材料方面如有嚴格把關,
並使用好的鈦材,在使用方面皆可以放心。
主要還是需要找到值得信賴的廠商,最為重要!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