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在市面上所看到的金屬製品
摸起來細緻滑順
甚至可以呈現「鏡面」或是「亮面」等等
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? 是加工完便是這樣的狀態嗎 ?
其實是藉由表面處理來達到這些效果。

為何需要做表面處理?
其實金屬的材料,在進行表面處理前,都會有一些瑕疵,
可能是因為機器加工、熱處理、運送碰撞等各種因素而產生,
然而這些瑕疵,可能會使表面摸起來粗糙不平、邊緣銳利,
甚至是會刮手,也可能會使原本優良的性能變差。
→ 像是硬度增加、彈性降低,脆性增加等。
因此便需要「表面處理」的技術來讓它起保護以及美化的作用。
鈦金屬的表面處理?
鈦金屬所擁有的獨特性質 – 導熱係數小、彈性模量低、硬度高,
以及鈦金屬在高溫下,很容易於與空氣發生反應,表面容易產生反應層,
而使得鈦金屬在進行表面處理時,更加困難。
進行表面處理?
1. 除去表面反應層
表面反應層,便是是影響鈦金屬性能的主要原因,
因此,在進行研磨拋光之前,必須將表面的反應層完全去除,才能夠有好的拋光效果。
- 噴砂
通常是先去除表面的燒結層與部分氧化層,所使用的壓力不會太大,因為砂粒如果因為衝擊而產生火花,
溫度升高可能會與鈦金屬表面發生反應,反而會造成二次污染 。
- 酸洗
可以快速、完全的去除表面的反應層,不會造成其他污染。
2. 研磨 / 拋光
- 研磨
有許多種不同的研磨方式,如機器研磨、磁力研磨、超音波研磨、電解研磨等等。
– 研磨可以改善製品表面的平滑度、提高光澤,並可以改善毛邊的情況。
- 拋光
有電解拋光以及化學拋光等。
拋光可以降低表面的粗糙度,可以使表面光滑、甚至是擁有反射效果,像是「鏡面」一般。
– 化學拋光,是金屬在化學介質中的氧化還原反應,來達到整平、拋光的效果。
操作起來較為簡單,很適合像是結構較複雜的製品;
– 電解拋光,則是對鈦有良好的拋光效果,不過就比較適合結構簡單的物件。
3. 其他處理
- 表面粗化
可以有磨砂,如砂紙般觸感,可以給需要表面粗糙,如接觸面積較多等特殊需求。
表面處理的重要性?
表面處理,在製品完成前,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,不僅只影響外觀上,
甚至有可能會影響製品的耐用度、後續使用上的問題:
像是 → 會不會有裂縫產生、表面粗糙不均或是有銳角,甚至會傷人等等;
但若是過度拋光,亦可能使整個製品的形狀受到影響。
因此,仔細觀察製品的細膩度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不光只是要追求外觀的華麗、花俏,畢竟這是會直接影響到使用方面的!